2013/09/01

關於John

我(John)生於1977年的台南,在大腦有記憶時,父母已經離異,從小跟著姊姊與阿嬤一起生活。

小時後家裡有多苦,就讓我從印象中的家講起。我家雖然在台南市市區(友愛市場附近),但是是住在一間大三合院中的其中一間房間,住在這裡的鄰居,大多是家境不好,只能全家大小租一間房間,每間房間都是木板隔間(火災應該會馬上燒光,現在已經改建成大樓了)。我們的房間,就是約4坪左右,裡面住著我、姊姊與阿嬤三個人。其餘的公用設施皆在外面空間,與其他人共用。



下面是我記憶中生活的概況

  • 姊姊跟阿嬤睡在雙人床上,我則是睡上下舖床的下舖,上舖除了堆放雜物,還放了一台電視。平常還沒睡覺,我們就在雙人床上看電視。
  • 房間內除了堆滿的物品,能走的大概只剩一條小路。
  • 沒有冷氣,天氣熱,只能在戶外的屋頂灑水,在竹蓆上用濕毛巾擦拭過,夏天的夜裡才能好睡點。
  • 小學放學回家第一件事,是生火煮熱水(阿嬤說用瓦斯煮水太浪費錢了),木材大都是阿嬤順手從外面撿回來的,順便可以打小孩使用。。
  • 我不喜歡用家裡的廁所,因為廁所是共用的,味道不是很好聞。
  • 廚房就是在戶外找個不被雨臨濕的地方,放個瓦斯爐,就是一間廚房了。
  • 浴室呢,跟臨時搭建的差不了太多。裡面除了冷水的水龍頭外,什麼都沒有。



記憶中的家


我的家庭成員有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,一個不在身邊的媽媽,一個辛苦工作的阿嬤,一個一起長大的姊姊,一個與媽媽一起長大的妹妹A。除了這樣,還有一個中途加入一同生活的同父異母妹妹B,更有趣的是,我有一個素未矇面同父異母的妹妹C(妹妹C與妹妹B更是不同媽媽)。

我是66年次的(1977年出生),沒錯~但過著像是上一輩人的生活。

國小讀的是永福國小,從來不敢讓同學知道我家住那,深怕踏進家門那瞬間被同學看見。父親欄的工作永遠填上自由業,因為我已經擬好劇本,如果老師問我,我就說他是開計程車的,很自由。其實我父親是個職業賭徒。

國中讀建興國中(就是王建民讀的那間)擔任衛生股長,推行垃圾分類,我一個人把那些瓶瓶罐罐扛了好遠的路,拿去賣掉換了些錢,貼補我的零用錢(印象中老師說不收這些錢當班費)。國中還兼賣便當,一天可以賺個百來元。

求學階段在班上的排名大概都是10名內(約是前20%),但在家裡的唸書環境非常的差,只能坐在地板,小椅子當書桌,在段考來臨時,晚上為了不吵到阿嬤與姊姊,只能點上一盞檯燈放椅子旁唸書。

大學時,只想著未來不要一出社會,就背負著就學貸款,因此過著每天打工籌措生活費與學費的日子。

在這樣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長過程中,經歷了些不同的人生經驗,在崎嶇不平成長環境中,竟能混到大學畢業,還在在大企業中,擔任IT單位的小主管。而且還娶了個水噹噹的老婆,生了二個寶貝兒子,也在內湖買了間房子,還能有部國產車。與過去的日子相比,我目前富有的程度,大概與王永慶不相上下吧

現在,是我人生最幸福的階段。因為有之前這些黑暗、失敗、不愉快的事情,讓我的人生整個豐盈了起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